News
發布時間:2020-12-02 瀏覽次數:570
2020年初,因疫情的高度刺激,國內部分醫用物資、器械變得千金難求,在歷經10個月后,醫院的醫療物資還亟需什么?哪些領域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1、大規模產能過剩
11月12日,2020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季已落下帷幕,各項分析數據似乎在預示著中國消費產業的走向,據賽柏藍器械觀察,“雙十一”活動期間,天貓的口罩銷售的比疫情期間降低了76.24%;體檢、疫苗等醫療服務的銷量增長超過1500%。
防護物資目前國內產能如何,市場會往哪方面發展?河南知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總經理對賽柏藍器械表示,在疫情的新形勢下,防疫物資的整體產能已經達到滿足,并且已經出現產能過剩,即使在國際疫情持續嚴重的情況下,口罩大量拋售的情況仍然出現。
“如果只是單一的產品端出現產能過剩,或許還不足以引起廣泛重視重視。如今整體的產業鏈都出現過剩,2019年中國熔噴無紡布整體產能不足6萬噸,2020年僅中石化一家從2月開始建設16條熔噴布生產線,年產量超過1萬噸。據不完全統計,熔噴無紡布全部年產量至少50萬噸以上。”張亞男補充道。
因受年初疫情的影響,國內很多生產企業都在增加產線生產,大規模的布局造成了除熔噴布之外,防護服的防護面料、手術衣面料、手術鋪單面料等都出現了大規模的產業過剩。
2、醫療器械企業數量猛增
目前國內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醫院的醫療物資還亟需什么?對此,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副院長對賽柏藍器械表示:
“大部分的醫療用品已經不會再出現特別短缺的情況了,中國生產能力很強,常用設備像呼吸機等設備,目前只要有需求,就會很快得到滿足,按照衛健委的要求,醫院會足量儲備所需物資。”
國內的防疫物資的儲備數量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口罩、防護服、紅外體溫計等,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器械。
據國家藥監局主辦的2020年“全國醫療器械安全宣傳周”觀察到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底,全國實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為26456家,同比2019年增長四成。
據統計,我國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注冊證的申請批注數據,比疫情前增加了100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兩個重復使用防護服產品已經獲批上市。49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2個血液凈化醫療設備、8個呼吸機等產品先后通過國家部門的應急審批已獲準上市。
3、生物診斷成為下一個風口
“醫療產業下一個風口或將是生物治療領域(基因細胞領域),在這一領域國產企業目前投入較大,有快速加速發展的趨勢,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來支持。”醫療行業協會負責人對賽柏藍器械表示。
以其中最為火熱的基因檢測為例,目前該行業發展迅速,多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基因組學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將對基因檢測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2020年6月3日,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發布《關于征集伴隨診斷試劑生產企業信息的通知》,以指導伴隨診斷試驗試劑注冊申報的臨床試驗工作,可以看到,國家正在逐步規范伴隨診斷的注冊流程。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以核酸檢測技術為主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衛健委發文要求各地要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一步加強臨床檢驗實驗室建設,要求有能力的二級以上醫院要開展核酸檢測。
目前,生物產業已經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三大領域之一。
新型疫苗、抗體藥物、蛋白質藥物等生物技術藥物、重大疾病診斷檢測技術、生物治療技術、再生醫學技術正在成為重點發展的方向。未來10-20年,細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技術將持續驅動醫療產業實現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