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發布時間:2012-08-02 瀏覽次數:579
規定發布
醫師開藥資格將受限
根據《辦法》規定,醫生必須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以及血常規、尿常規等實驗結果,初步判定是細菌性的感染,才能夠使用抗菌性的藥物,而缺乏細菌感染的證據以及病毒性感染的病人就不能夠使用抗菌性藥物。
資料顯示,我國抗生素人均年銷售量達到了138克,是美國的10倍。住院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達到70%,抗生素濫用情況在我國極為嚴重。
《辦法》將抗菌藥物的使用分為三級:非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與特殊使用級。其中明確規定,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不得在門診使用。這意味著,具有明顯或者嚴重不良反應,不宜隨意使用的抗菌藥物;需要嚴格控制使用,避免細菌過快產生耐藥的抗菌藥物;療效、安全性方面的臨床資料較少的抗菌藥物;價格昂貴的抗菌藥物將不能列入門診處方。
同時,醫師的開藥資格也被嚴格限制,醫生的等級和開藥權限將一一對應。按照規定,非限制使用級的抗菌藥物,所有醫師都有資格開具;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處方,則只有中級以上職稱的醫師可開具;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不得在門診使用,臨床上若要應用需經過專家會診同意,由具有高級職稱的醫師開具。
按照《辦法》規定,如果醫療機構違規使用抗菌藥物,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三萬元以下罰款。違規情形包括:無處方權或者被取消處方權的醫師開具抗菌藥物處方;非藥學部門從事抗菌藥物購銷、調劑;將抗菌藥物購銷、臨床應用情況與個人或者科室經濟利益掛鉤等。醫師違規使用抗菌藥物將被取消6個月到一年的處方權,情節嚴重者將被暫停職業活動,甚至吊銷執業證書。
本市落點
將嚴查專科醫院抗生素用藥
記者從北京市衛生局獲悉,目前,本市已啟動新一輪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在盯緊大醫院的同時,將重點加強對二級醫院濫用抗菌藥行為的治理。
此次整頓行動首次對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作出了規范。據介紹,三級醫院中,急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得超過40%;i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不超過30%。
市衛生局表示,口腔醫院、腫瘤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35種,精神病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10種,婦產醫院(含婦幼保健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40種。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對老年、精神、兒童等類別科室的抗菌藥物檢查和整頓將比其他科室更為嚴格。
記者探訪
多家藥店無處方可購此類藥
按規定,金霉素等10余種含有抗生素的眼藥水,8月1日起憑醫生處方才能購買。“新政”施行首日,但記者走訪發現,本市多家藥店內此類藥品的銷售仍不需要醫生處方。
在東城區同芝堂大藥房,記者以眼內紅腫發炎為由想購買眼藥水,藥房店員先向記者推薦了氧氟沙星滴眼液,后又推薦了金霉素眼藥膏。當記者詢問兩者差別時,工作人員介紹,氧氟沙星滴眼液副作用較小,一般不會引起過敏,是目前市場上針對眼部發炎最主推的藥品。對方表示該藥屬于處方藥,需要醫生處方才可購買,但當記者表示并無處方時,對方則表示亦可出售,但不能開具任何票據。而同屬處方藥的金霉素眼膏則既可無處方購買也可開票。
在好得快大藥房左家莊店,記者詢問店員治療扁桃體發炎的藥,店員直接推薦了阿莫西林膠囊和另一種消炎藥,沒有要求出示醫生處方。
專家說法
近八成感冒治療不需使用抗生素
北京知名三級醫院專家表示,目前常見的抗菌藥濫用現象,包括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時用抗菌藥、病毒性肺炎時用抗菌藥、病毒性腹瀉時用抗菌藥等。但實際上,導致感冒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而近八成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普通感冒只要支氣管、肺部和咽喉沒有感染,使用抗過敏藥或者止熱鎮痛的藥就能夠痊愈”,專家表示,加強抗菌藥物的管理,控制細菌的耐藥性迫在眉睫,因為抗生素的使用是一把雙刃劍,在殺死部分細菌的同時會產生耐藥性,而現在細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強,有效的藥物越來越少,如再不采取行動,終將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